来源:雪球App,作者: fintech生产力,(https://xueqiu.com/1986595757/316843854)
2024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尤其是收单业务处于深度洗牌中。中小支付机构注销、退出频次多于往年,甚至还有老牌收单机构,面临严峻的市场跟监管环境,无奈之下选择离场。
本文当中,素喜智研将统计这些2024年迎来变局乃至终局的支付收单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上海申鑫支付、汇付天下、卡友支付、广东银结通、开店宝等。信息来源为企业官方渠道与主流媒体报道。
一、上海申鑫支付(2024年5月)
2024年5月20日,上海申鑫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申鑫支付”)在其官方渠道发布一则公告,名为《关于申鑫支付停止交易业务公告》,称因公司经营问题,决定停止支付交易业务。
公告显示,申鑫支付的交易业务将在2024年5月20日23点结束,清算于2024年5月21日完成前一日结算资金后结束。
申鑫支付成立于2004年2月,2012年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许可类型为在上海市进行银行卡收单业务。
2022年6月,申鑫支付牌照续展成功,支付牌照有效期被延至5年后的2027年6月。这意味着,尽管其官宣停止支付交易,但牌照仍处于有效状态。
二、汇付天下(2024年8月)
2024年8月,一媒体发布报道称其获悉,老牌支付机构——汇付天下将退出部分收单市场:
报道声称,第三方支付公司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简称“汇付天下”)正持续缩减部分境内银行卡收单业务。具体而言,是指以“小微商户”为代表的特殊场景收单市场,预计市场规模约达150亿元。
相关业内人士点评称,伴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与《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支付新规的逐步实施,支付合规门槛不断提升。
特殊场景正持续被压缩生存空间,尤其是多如牛毛的小微商户,管理难度显著加大,致使原本就容易踏上红线、收到罚单的收单业务持续承压。
同时,新闻报道中特别指出了什么是特殊场景:
三、现代金控(2024年8月)
现代金控曾在银行卡收单市场当中拥有不错的品牌知名度,但疑似遭遇了与汇付天下相似的发展瓶颈。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去年至今,已有现代金控、汇付天下等多家机构收缩小微商户场景下的线下收单市场:
而财联社的相关报道《现代支付官宣“五年内”完成上市目标,还要补哪些课?》中则声称,现代金控日后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将更多瞄准真商市场,正常交易并不会受影响。
这个逻辑与汇付天下相关报道相似,即小微商户鱼龙混杂,管理难度大,“真商”含量不足,经权衡后被部分持牌支付机构一脚踢开。
四、卡友支付(2024年9月)
卡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卡友支付”),2024年9月12日,对外公示《支付业务暂停公告》,称因公司管理决策调整,决定将现有业务运营至2024年9月30日。
与此同时,卡友支付将在此期间进行风险评估,对存风险隐患的业务进行有序退出和清理。2024年9月30日之后,卡友支付将暂停原有存量商户银行卡收单业务,清算工作于国庆节之后逐步结束。
五、广东刷付通(2024年10月)
2024年10月底,广东刷付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官方渠道发文称:
将于2024年12月1日关闭支付通道,旗下所有收款码、POS机、收银软硬件之后不能继续使用。
不过,与前述持牌支付机构有所不同的是,素喜智研未能在广东刷付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范围内发现支付许可类型。
而根据官网信息,广东刷付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刷付通商家服务生态系统,为商家提供便捷的支付系统,一站式的行业营销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这家公司之前或主营与支付业务相关的信息业务。
据此推测,刷付通支付平台迎来终局,有可能是与支付公司的合作年底到期,缺乏续签合同的能力,索性选择关闭客户的支付通道。
但公司声称“平台关闭”,并未提及整个工商主体停止运营,表明后续仍有可能寻求新的合作机会与业务出路。
六、广东银结通(2024年11月)
11月14日,根据北京商报报道,广东银结通电子支付结算有限公司(简称“广东银结通”)发布《支付业务终止通知书》显示:
“由于公司业务调整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经充分评估,我司决定终止收单支付业务。同时我们已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向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申请业务终止并获批准。自2024年11月1日起,我司将停止接受新的收单支付业务申请”。
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广东银结通,对方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不再新增对接商户,不过公司仍在正常运营。
广东银结通成立于2008年5月,注册资本1亿元,2011年12月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银行卡收单),展业范围为广东省。
与前述支付终止业务的机构信息对比,素喜智研发现,广东银结通与上海申鑫具有相似之处,均持有某地的银行卡收单许可。
而另一区别则为牌照最终的去向。广东银结通尽管牌照有效期到2026年12月21日,但明确提到要求向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申请业务终止并获批准,相比之下,上海申鑫支付、卡友支付未提及牌照是否会迎来终结。
七、开店宝(2024年12月)
12月11日,支付机构开店宝发布一则《支付业务暂停公告》,一时间引发市场热议。公告内容称:
由于经营状况变化,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商户及合作伙伴的利益,公司决定暂停支付业务,即日起对现有存量业务进行有序退出和清理。
官网信息显示,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1.2亿元,拥有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许可类型为全国范围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根据公开信息,开店宝支付牌照有效期2026年12月21日,牌照尚未到期。这也折射出了支付收单市场的一个残酷事实——牌照没到期,但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不得不匆匆离场:
最后给大家从支付许可类型层面,梳理一下这两年注销、退出支付业务的趋势变化。
前两年,被注销支付牌照类型,以单一地域类型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资质为主。
在监管压力、市场压力、合规高压态势的叠加影响下,预付卡牌照走向末路似乎已成定局,线下使用预付卡的越来越少,在巨头把持重点商业场景、流量入口的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线上的各种e卡、团购券等。
但自去年以来,被认为更具含金量的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同样未能在行业洗牌过程中幸免。
以互联网支付牌照为例,仅2023年,就有深圳市腾付通电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百联优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两家互联网支付机构实施注销。
而从新型发展态势来看,单一地域类型的银行卡收单许可(对应支付交易处理Ⅰ类)或接棒预付卡许可,成为新的“注销大户”。
上述许可当中,已有成都支付通新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信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宁波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等机构选择退出(银联商务为依照监管要求整合牌照),而本文提到的上海申鑫支付、广东银结通亦是此种类型。
可以预见的是,支付行业洗牌进程仍将持续。针对未来的转型方向,素喜智研观察到,已有支付机构依托此前的技术、商户资源等优势能力,选择向企业数字化服务进行转型,例如企业收款、企业财税管理、企业数据服务等。
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下,选择转型的支付机构虽然不再寄希望于通过涨价来获取更多的支付手续费,但仍需将业务重心放在技术创新研发,新型产品/服务的推出以及迭代上,帮助企业做好数字生态搭建,为商户提供更多技术驱动的赋能。